<星洲日報> 第一次買產業‧為何總是後悔
第一次買產業‧為何總是後悔
2009-12-06 12:16
你第一次的置產經驗如何?
a.順利滿意
b.普通,但沒賺錢
c.後悔,感覺選擇有誤
d.不愉快經驗
根據一項講座調查,高達90%的人對首次置產感到不滿或後悔,原因不外是:買了建不成、被人欺騙、虧錢……為甚麼大半的產業投資沒錢賺?關鍵就在於態度。沒錢可以解決、沒腦可以借、沒心意味完全絕望,所以,態度決定了你的投資成功率。
想要讓產業投資“起死回生”,是時候改變置產的態度……
投資有3種人:有腦沒錢、沒腦有錢、沒腦沒錢,你想當哪一種人?Amcity資本有限公司首席諮詢顧問鄭水興在“房地產投資起步一定要賺到”的講座會直言,不管你有腦沒腦,這幾年可能是投資產業的黃金時期,不管你有錢沒錢,其實還是可以開始投資。
他強調,置產的最大錯誤是不懂,卻又懵懵懂懂地去問一知半解的人,最糟糕的情況是被騙,即使藉產業賺它一筆,也不能被勝利衝昏了頭,更不能誤以運氣為由胡亂相信命運!
“以前買任何產業一般會增值,現則不一定,但可以確定的是,好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。”
總言之,學藝不精怪不得人,民眾是時候收拾心情,從以下錯誤中學習……
謬誤1:便宜就好
糾正:便宜不一定是最佳選擇
“產業的市值在於其使用價值,購買產業一定要買最有潛能升值的產業。”
鄭水興提及,找地點時,永遠要找最好的,貴沒關係,切忌視“成本”為主要投資原則。
他提到,很多人在第一次置產時都認為一定要買很便宜的產業,其實,即使只有10萬令吉,不一定得侷限在該數目內,也可以買100萬令吉的產業,最重要是地點是否適中。
此外,他表示,產業最高與最低價差距越來越遠,關鍵在於發展商創造的獨特性,例如一些發展商在高樓林立的地方建5層店屋,推高產業價值。
謬誤2:置產如“購物”
糾正:置產是投資
鄭水興指出,不當產業投資為一門生意也是民眾大錯特錯的想法,如果視之為生意,就會想要如何把生意搞大,如回酬5%的產業,對投資者而言偏低,為何不放眼7%回酬的產業?
他直言,許多失敗的置產者,之所以不知道自己買下甚麼,也不知為何買,是因為未把買房子當成生意來經營,漫無目的下導致買錯產業,其實即使自己居住的或第一棟房子都可視為一項投資與生意,用心計買“金樓”,看究竟能不能生錢?
他也提到,今天全球最流行的投資話題是透過房地產投資實現退休計劃,一般以15年做投資最高時段,這意味若35至50歲期間,還未投資產業,就不算成功。
儘管如此,“投資產業不一定賺錢,更不容易賺大錢”這一句現代商場名言不可忽略。
謬誤3:沒錢哪可投資?
糾正:有錢要投資,沒錢更要投資
鄭水興指出,這是眾人最大錯誤,其實投資永遠有很多選擇,只要在生活上節儉,敢敢的借錢,要擁有產業不是夢。
他建議民眾不妨用“別人”的錢來投資,2至3%的貸款利率絕對是正向貸款,因為投資產業,可達到高達10%利潤。
“不過,購買產業起步很重要,第一間屋,若起步錯,會造成很大的陰影,民眾必須為置產設下目標。”
該如何開始?他直言,必須先瞭解自己,站穩起點、敢敢地借,再藉知識與資訊,果斷決策來定江山。
針對貸款,他指出,投資者常犯的一般錯誤是沒有建立個人貸款信譽,銀行只會借錢給有錢人,所以民眾若借錢沒有把握生產性很糟糕,應具備將風險減到最低的能力。
他建議民眾,學習建立信用,包括不要亂舉債、準時還貸,因為信用卡債務最敏感、建立來往、儲蓄、定存戶口。
他強調,談判是高深學問,如何跟銀行談判也很重要,既然懂得與銀行開戰,也要懂得如何與銀行為友,說服銀行其投資可賺錢,起步其實也可買到高達100萬甚至1000萬令吉的產業。
“成功的投資者,絕對懂得建立融資便利與信用,並利用銀行體系置產。”
謬誤4:情感作決策
糾正:須理性分析
置產一般涉及仲介與發展商,很多時候他們可能無意欺騙,只是以切入點誤導群眾,所以,投資者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腦袋,不能讓太多私人情感左右購買決定。
鄭水興表示,印象分常常導致錯誤的決定,以前很多發展商的產業貨不對辦,是因為民眾走進展示廳就輕易被迷惑,如以為購置的產業如展示的產業般寬敞華麗,卻忽略了實際面積,結果兩年後拿到房子時才恍然大悟。
此外,他提到,民眾第一次置產,也很容易犯下情感決策的錯誤,例如為了結婚而買房,或為討人歡喜,如選購靠近岳父岳母家的產業,從而忽略潛能與賺錢機會。
他認為,若民眾準備好沒問題,然而若是產業“新鮮人”,建議第一次租屋為妙,至少可先選擇自己喜歡的據點,再考慮產業價值。
謬誤5:依賴別人決策
糾正:自己分析
鄭水興說,成功的投資者必須懂得如何研究有關產業,並懂得如何確定信息的可靠度,儘管朋友買了,自己一樣得做分析,以瞭解此區的供應與需求狀況。
他表示,買產業時必須非常熟悉此區,不能對市價一竅不通,而盲目跟風。
他直言,投資商產需要更多學問,民眾的商產投資上經常犯錯,是因為缺乏明確的商產投資策略與具效率的調查。
“投資不在意別人虧了多少,賺了多少,只在意自己能賺多少,這個關鍵又在於自己下了多少功夫。”
謬誤6:過度裝潢與不必要的開銷
糾正:不是數目大小,是值不值得問題
鄭水興坦言,產業不一定要貴裝潢才能帶出價值,簡單裝潢也能突顯市值,投資者要懂得如何預算開銷以及分析花費,不能亂砸錢。
他舉例,曾經就看到朋友,以20萬令吉買房子,卻花上30萬令吉作裝修,其實,若裝修後,產業依然只值20萬令吉,也只能以20萬令吉出售。
謬誤7:管理不當
糾正:投資得先學會做房東
鄭水興直言,要在產業界賺第一桶金,首要學習是如何當一個好房東?管理是投資重要的一環,如何租到有效率,以及處理空檔期的裝修費等都會影響產業價值。
“產業投資是一門生意,擁有一項產業並不代表買了一生金蛋的母雞,必須用心鑽營,設法在租賃期間為產業增值,才能賣出好價錢。”
他舉例,曾經有一名房東,因為租戶欠下龐大的租金與水電費後落跑,結果要慘賠;還有人因簽租約沒留意,結果身陷起租又不行,趕人又不能的窘境。
“投資者須徹底瞭解租賃問題,因為租賃與投資唇齒相依。”
他也提到,產業必須出租,才能避免成為負資產,而租金率決定了產業的淨銷售盈利,產業的價格盈利又取決於租金市場與租賃供求,產業項目的投資選擇則取自於租戶對象的選擇。
他強調,尤其商產,租金增值很重要,知道租給誰,能夠達到更好的增值,要懂得吸引生意進來。
他進一步分析,購物中心的平方呎價與管理作風有關,若10個人共擁產業,各懷鬼胎,每個人都要最高租金,結果租戶寧可跑去別間購物中心經營,結果大家都租不出去。
他建議大家共同管理,把“名牌”都引進來,以共享產業方式取得公平的租金收入。
他舉例,免費租給麥當勞,不僅能吸引別人前來開設補習中心,也可能進而吸引便利店前來,讓租金越來越高。
他強調,價值關係到產業的存活,投資者若懂得如何為產業增值就成功,而考慮客觀因素,絕對能改變其命運。
謬誤8:社交圈子小
糾正:不能忽視投資隊伍
鄭水興強調,交際網絡是投資不可或缺的因素,需知道活動空間限制在很小圈子,盈利空間就會縮小。
產業投資的網絡分類,包括直接網絡:仲介人、估價師、拍賣官、發展商;專業網絡:律師、銀行家、工程師、建築師、風水師;投資網絡:俱樂部、協會、行業組織。
他補充,通過交流,有助民眾尋求可信賴的律師、建築師、仲介等,同時在學習過程中,也可能受到別人啟發。
“此外,一般的投資者都忽略了投資教育的重要性,這更列為投資的第一項致命傷。”
謬誤9:眼光短淺
糾正:擴大收益
鄭水興指出,若買的是獨立式洋房地段,不一定只能作為獨立式洋房用途,這地段或可作為墳場、醫療地段,並釋放更大的經濟效益。
另外,他認為,最成功的產業投資者一定要投資國際市場,但因為貨幣兌換率風險,進軍海外市場必須把握更多知識。
他指出,中國、美國、新加坡、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投資者都已積極打入他國產業市場,大馬投資者也應該敞開心胸,放眼更大市場。
42%大馬人
希望未來18個月內置產
全球擁有產業的人數預計未來5年增加雙倍,按年增長13%,漲潮可望維持至2012年,同時隨金融影響力由西轉至東,經濟資本從發達國家的市場轉移至發展中國家市場,新興市場包括大馬的產業潛力龐大。
數據顯示,全球投資性質產業高達17兆美元,2007年的全球商產交易總值達7590億美元,其中45%是跨國交易;全球產業信託基金達490家,值5730億美元;全球產業證券基金則達250家,值810億美元。
鄭水興說,雖然以經濟原理、資本主義來看,中國與印度仍隱藏危機,但人口潛力仍不容小胥,而亞洲的崛起,更促使當地許多產業的租金與價值走高。
另一調查也透露,40%的中國人希望在未來18個月內置產,大馬人達42%;58%的印度家庭希望在未來18個月內置產,大馬是22%。
結語
不管過去的產業投資“陪葬”了多少“棺材本”,只要改變投資態度,必能絕地大反攻,盼到產業投資的“春天”。
星洲日報/投資致富‧產業焦點‧2009.12.06
0 Response to "<星洲日報> 第一次買產業‧為何總是後悔"
Post a Comment